2023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0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3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英文名:Economics

专业代码:020101

方案制定负责人:刘刚  尹世久     方案编写执笔:姚鹏

 

一、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设置在经济学院,于2000年开始招生,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成立的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和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本专业学科基础厚实,现拥有理论经济学与统计学两个学术型硕士点一级学科、金融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以政治经济学的应用与创新研究为特色。师资力量雄厚,团队成员年富力强专业水平高,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0%以上。本专业教学科研实力强劲,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踏实的工作作风,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站在时代前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扎实,身心健康、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坚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创新创业能力、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宽广国际视野,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坚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创新创业能力、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毕业五年后,预期达到如下具体目标: 

1.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经济学高素质专门人才。

2.能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对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进行独立思考及清晰表达的能力。

3.具有感触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具备运用经济学知识理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4.具有立足于中国的国际视野,能够利用现有的信息优势熟悉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熟练阅读经济学文献,并能够熟练应用经济统计软件对经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工作,或从事与经济学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6.具有在人文社科及经济学思想等方面的修养,注重人文关怀,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强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承担未来的社会责任。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1.[综合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持续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梦铸牢理想信念,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 1 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处理、模型设计、研究分析和论文写作。

3.[专业知识]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熟悉经济学理论运用的市场环境、政策依据和政策效果;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

4.[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熟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人文学科、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5.[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将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创业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利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就业的能力。

7.[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8.[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学习、交流合作。能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经济学专业领域的世界研究前沿和动态;具有国际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必备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必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知识;关注全球重大问题,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9.[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分析、推断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理解、表达、总结、归纳、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表

 

子目标1

子目标2

子目标3

子目标4

子目标5

子目标6

要求1

 

 

 

要求2

 

 

 

要求3

 

 

 

要求4

 

 

 

 

要求5

 

 

 

 

要求6

 

 

 

 

要求7

 

 

 

 

要求8

 

 

 

 

要求9

 

 

 

 

说明: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子目标的支撑用“√”表示。

三、学制与学分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弹性区间为3~8年。

(二)学分

总学分为160学分。

四、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专业实验

(一)主干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二)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经济类)、西方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资本论》导读、管理学(经济类)和信息经济学等。

(三)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数据统计实验、计量经济模型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国际结算模拟实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证券投资分析实验、金融统计分析实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文献检索方法实训、Python与数据分析实训、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国际贸易模拟实验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托所学习的某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安排在第5、6学期进行。学生需撰写2篇课程论文,完成并符合要求,每篇计1学分,共2学分。

(二)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用时10周,完成并符合要求,计10学分。

(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程即将结束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并于第8学期完成答辩工作。完成并符合要求,计6学分。

(四)“五个十”综合素养拓展学习

每位学生大学期间至少阅读10部本专业国内外经典学术著作;至少阅读10篇本专业国内外经典论文;至少熟知10位本专业国内外大师名家;至少定期登录学习10个国内外著名专业网站;至少参加10次高水平学术活动等。撰写学习报告并存档。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

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即可毕业。

(二)学位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议,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学分分配表   

课程体系

学分与比例


学分

合计

比例


通识     教育     平台

必修     课程      模块

政治素养课组

19

46

48

30%


文化艺术课组

14


身心健康课组

7


传统文化课组

4


创新创业课组

2


选修    课程     模块

通识选修课组

2

2


 

 

专业      教育    平台

核心    课程    模块

专业核心课组

65

65

92

40.6%

57.5%

 

 

 

拓展    课程   模块

专业选修课组

27

27

16.9%

 

 

 

实践     教学     平台

通识   实践   模块

必修课实践教学

10

12

7.5%

 

军事技能

1

 

劳动教育

1

 

专业   实践     模块

实验(实训)

14

32

20%

 

课程论文

2

 

专业实习

10

 

毕业论文

6

 

说明:表中通识必修课程模块的46学分中,含通识实践模块中必修课程实践教学的10学分;专业教育平台的92学分中,含专业实践模块实验(实训)的14学分。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毕文波

友情链接